发表时间:2016年08月16日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形势严峻,进出口均出现下降。1~6月,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9138.8亿美元,同比下降8.4%,其中出口5624.2亿美元,同比下降8.7%,占全商品出口的比重为57.1%;进口3514.6亿美元,同比下降7.8%,占全商品进口的比重为48.3%;贸易顺差2109.6亿美元,同比下降10.1%,占全商品贸易顺差的比重为78.2%。受全球经济整体低迷、世界贸易持续下滑及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预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将面临严峻的形势。
对外贸易额降多增少
除俄罗斯和印度外,我国对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出现下降。上半年,我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出口1045.3亿美元、932.5亿美元和331.8亿美元,分别下降10.4%、3.5%和7.5%。新兴市场中,对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分别出口588.6亿美元、203.6亿美元和290.1亿美元,分别下降13.0%、13.5%和18.4%。主要市场中,仅对俄罗斯和印度出口实现增长,其中对印度出口156.8亿美元,增长15.5%;对俄罗斯出口80.6亿美元,增长19.7%。自欧盟、韩国、日本和东盟分别进口610.8亿美元、526.6亿美元、450.5亿美元和441.1亿美元,分别下降6.2%、11.3%、2.0%和5.5%。
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上半年,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2493.9亿美元,下降14.6%,占机电产品出口的44.3%,份额下降3.1%;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2422.4亿美元,下降4.5%,占机电产品出口的43.1%,份额增长1.9%。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214.5亿美元,下降15.8%,占机电产品进口的34.6%,份额下降3.2%;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1515.5亿美元,下降0.6%,占机电产品进口的43.1%,份额上升3.1%。海关特殊监管区出口增长3%,进口下降6.2%,占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为7.3%和15.4%。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机电产品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受近年来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我国综合成本比较优势弱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增速放缓并在近期转负,占比持续下降,而一般贸易占比不断增加,反映出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结构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
主要大类机电产品进出口出现下降。上半年,机电商会监测的27大类机电商品中有25类出口下降,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零附件,船舶、船用设备及其零附件和日用机械等6大类产品的出口降幅在10%以上,只有锅炉及辅助设备、零件和航空航天器及其零件2大类产品出口有所增加。
进口方面,电子元器件进口1374.0亿美元,下降7.8%;电工器材进口234.7亿美元,下降6.9%;仪器仪表进口206.3亿美元,上升0.2%;汽车进口203.5亿美元,下降10.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件进口196.1亿美元,下降12.9%。
中西部地区出现较大波动,仅部分承接产业转移省份出口增长。上半年,东部地区机电产品出口4693.6亿美元,下降7.5%;进口2942.8亿美元,下降8.2%。中、西部地区出口分别为389.8亿美元、434.1亿美元,分别下降10.2%、17.8%,出口波动大于东部地区。上半年全国5个出口实现正增长的省(自治区)均位于中西部地区且都为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重点省区,分别为山西、新疆、陕西、湖北和甘肃。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均有所增加。上半年,民营企业出口1982.2亿美元,下降1.2%,降幅分别窄于国有企业的8.4%和三资企业的11.5%,出口占比35.2%,占比提高2.6%;进口864.1亿美元,增长5.3%,增速分别高于国有企业的16%和三资企业的16.8%,进口占比24.6%,占比提高3.1%。
形势不容乐观转型升级促发展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阶段。受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及英国脱欧等因素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19日将其对全球经济的全年增长预期从4月份的3.2%下调至3.1%。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经济整体处在复苏阶段,上半年经济增长势头得以保持。欧洲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欧洲投资计划,经济增长、出口、就业以及财政等指标呈回升态势,但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依然并存,经济复苏缓慢且脆弱。日本经济短期内仍保持复苏态势。上半年,在发达经济体需求不足和增长率持续低迷影响下,新兴经济体经济整体延续下滑态势,下半年在美联储加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债务风险及政局不稳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能否有效遏制经济下滑趋势,仍要看各国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主要指标显示出口形势严峻,进口仍处于较低水平。上半年,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49~50.2之间波动,3月达到最高值50.2,6月与50荣枯线持平。新出口订单指数在46.9~50.2之间波动,3月份达到最高值,6月为49.6。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制造业PMI指数跌破枯荣线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以下波动为大概率事件。同期,制造业进口指数在46.4~50.1之间波动,仅3月份(50.1)位于50荣枯线以上,6月份仅为49.1,说明进口需求依旧偏弱。国际指标方面,虽然反映全球航运业先导经济指标的波罗的海指数上半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绝对数值较低,第一季度跌至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表明主要进口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虽有所上升,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贸易增长的基础仍较为薄弱。
人民币汇率波动给外贸增长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考验企业应对能力。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总体上保持贬值趋势,但具有双向波动的特点。美联储虽然推迟加息,但下半年仍可能成行,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的支撑,对美元可能保持区间稳定。同时,人民币虽然对美元贬值,但对欧元、日元以及新兴经济体货币仍有升值趋势。
机电商会近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普遍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影响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议价能力,更多利用金融工具降低汇率风险。
国际竞争加剧,针对我国机电产品的贸易摩擦频发。今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且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科技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重特大敏感案件呈多发态势,如我国光伏产品、风电塔等可再生能源产品及输变电设备类产品遭贸易救济调查日趋常态化;二是不仅发达经济体立案数量大幅上升,印度、巴西以及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机电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也呈增长态势;三是贸易摩擦形式更加多样,发起337调查、叠加使用多种贸易救济调查手段的情况频发,我国企业应对难度加大。
转型升级空间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美、欧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加速。福特、通用电气等美国公司在政府重振制造业政策的支持下,有选择地将部分生产线从发展中国家迁回美国本土;英国、德国等欧洲工业强国的部分高端制造企业也由于海外生产成本日益提高而选择逐步回流。随着我国近几年环境、土地、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长,传统竞争优势有所弱化,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凭借低廉的人工、土地等成本优势承接部分国际产能转移。我国大部分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依旧在生产效率、上下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整体素质等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此外我国拥有比其他国家更为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短期内出现大规模机电产业转移的可能性不大,但部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成本更低国家转移产能或将成为趋势。
企业着眼外贸发展新阶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面对当前严峻的外贸发展环境,我国企业积极顺应形势发展,主动开展转型升级。企业普遍加大投入,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研发、自主品牌打造、产品质量提升和国际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品牌”、“中国服务”升级。一批企业依托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业态,形成外贸发展的新亮点。
国家加大外贸稳增长政策支持力度。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文件,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等国家部委及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也都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很多企业已经从中受益。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包含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等内容在内的五个方面十四条意见。这些政策不仅着眼推进便利企业外贸的各项措施,更进一步从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加快沿海向内陆产能转移、加快培育外贸新优势等方面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提供了政策支持。
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将有力促进外贸发展。截至今年6月,中国已签署并实施的自贸协定达到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欧洲、拉美和大洋洲等地,目前正在继续推进与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同时,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逐步推进,将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与沿线国家开展互联互通、深化经济合作的机遇,有利于推动我国轨道交通、通信设备等大型成套设备和优质机电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综上所述,下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形势仍将非常严峻,结合机电商会对占机电产品出口约87%的20种商品进行的研究,预计全年机电产品出口下降5%~7%。
上一篇:【 内需趋缓 纺织行业三方面问题突出 】
下一篇:【生意难做!纺织企业目前普遍存在6大难! 】
政府机构